AI Native的产品更应该暴露错误
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讨论过AI产品需要更端到端的设计来帮助用户发挥Agent智能,在目前来看,暴露错误是一个很好的让用户学习、同时进一步发挥模型智能的方式。
在传统的产品设计中,人们总是倾向于所谓的简洁,将一切复杂的原理藏在产品后面,让用户能够下意识的完成操作,人们总是假设用户无法理解产品背后的运行逻辑,不具备或不愿意花时间理解产品的技术细节。但在AI时代,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表达来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,这时简洁反而成为了不安全感和困惑的来源。如果人们一定要面对复杂性,那么产品就一定要正确的暴露足够的细节,以便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生成的东西的工作原理。
AI时代一个重要的改变是人们不再被专业知识而困扰,一个没有接触过web开发的非技术人士也可以通过大模型进行编码并部署在vercel之类的平台上,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AI教育中,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AI,那么假设用户都是“不愿意学习的懒人”无疑是愚蠢的行为。基于这一假设,如果我们相信未来的世界是技术民主的,未来的人类是更会表达、更不机械、更有创造力的,我们就应该暴露更多的产品细节,创造更有可能性而不是更具可预测性的产品。
暴露错误是另一个让用户和产品一起成长的重要方式(还有一个是TODO Tool),通过精巧的设计,用户不再是对错误无能为力的人群,而是能够借助AI能力对错误进行修复并在其中成长的人,如果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成长过程,那么最适应这一成长过程的产品将会获胜,这或许是比“好用”更加重要的AI时代产品设计原则——成长性。
最后,通过成长性原则,我们可以帮助产品和用户建立起反脆弱的特点:从错误中学习并成长,从而出更少的错、创建更好的产品。由于AI的不确定性,随着AI的能力提升,产品对于AI的约束减少,产品的不稳定性也有可能上升(通常是AI和非AI的黏合初,很容易松动),不同技能水平的用户使用其能力的方差应该也会增大,若可以实现一个机制帮助用户成长,那么我们就赋予了用户减少产品不稳定性的能力,从而实现用户和产品的结合,这或许是AI时代的用户粘性:不是chat、memory,而是experience point。